熊熊烈火从波斯湾海面升腾,世界最大天然气田的滚滚浓烟背后,是一个国家能源命脉遭受的精准打击,更是一场牵动全球能源格局的地缘政治地震。
6月15日,火光撕裂伊朗南部布什尔省的夜空。以色列战机首次将打击矛头精准刺向伊朗经济命脉——南帕尔斯气田的生产设施。爆炸声后浓烟滚滚,伊朗官方紧急宣布:部分生产暂停,每日1200万立方米的天然气产能瞬间蒸发!
南帕尔斯气田并非普通设施。它拥有全球已知天然气储量的约40%,是伊朗财政和能源出口的绝对支柱,堪称伊朗经济的“心脏”。这场袭击,犹如一记重拳狠狠砸在全球能源供应链最敏感的中枢神经上。
伊朗首都德黑兰附近两座储油设施及南部两座炼油厂同时遭遇空袭。这是以色列对伊朗前一天向以发射导弹和无人机的报复行动,已造成多人死亡、逾百人受伤。
伊朗石油部证实了这些袭击,并报告说至少有 11 个储油罐被摧毁。此次升级是当前冲突中最具破坏性的阶段,可能会进一步破坏伊朗本已受制裁限制的石油和天然气行业。
|气价警报拉响
尽管袭击直接影响的是伊朗自身产量,但这一全球超级气田的突发中断,足以在脆弱的市场心理上投下巨石。欧洲基准天然气价格(TTF)和亚洲液化天然气(LNG)现货价格应声上涨。
|油价联动攀升
作为紧密联动的兄弟能源,国际原油市场同样未能幸免。布伦特和WTI原油价格闻讯上扬。市场担忧波斯湾这一关键能源产区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威胁世界至关重要的石油运输通道霍尔木兹海峡的稳定。
|供应链脆弱性暴露
此次袭击如同一次“压力测试”,再次无情地揭示了全球能源供应链在地缘政治冲突面前的极端脆弱性。一个关键节点受损,冲击波即可迅速传导至全球市场。
当南帕尔斯气田上空的硝烟尚未散去,其引发的能源震荡已在全球市场泛起涟漪。以色列此举不仅是对伊朗经济命脉的精准打击,更是对全球能源安全格局的一次强烈冲击。在高度互联的现代能源体系中,波斯湾的每一次爆炸,都可能在千里之外的家庭账单和工厂成本上留下印记。
渤海油田“双突破”彰显中国能源底气
Midsummer's Pause: Nourishing Inner Peace in a Scorching World
Conquering the "Underground Everest"!
Breakthrough! Daily Output Smashes Through 5,000-Ton Mark for First Time!
Mid-Year Sprint: Turning July's Heat into Realized Targets!
"Deep Sea No.1" Fully Operational! 15 Million Cubic Meters of Natural Gas Gushing Out
Longest Days, Deepest Fiery Challenges: Oil Workers' Midsummer Report Card
Crucial Tunnel Completed for "Undersea Energy Lifeline"
Israeli Airstrike Ignites Iran's "Gas Field Hub," Sending Global Energy Markets on Edge!
70 Billion Cubic Meters of Natural Gas Flows West: Boosting China's Energy Security